成语:同仇敌忾
拼音:tóng chóu dí kài
成语用法: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、分句;含褒义。
近义词:戮力同心、合力攻敌
反义词:同室操戈、自相残杀
成语释义:
所有人一起对共同的敌人报以仇恨和愤怒。
成语出处:
同仇出自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: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
敌忾出自春秋·左丘明《左传·文公四年》:诸侯敌王所忾,而献其功。
后人将二者结合,引申出成语:同仇敌忾。
成语延伸:
古时打仗,士气第一,所以在很多时候,士兵们除了听从命令之外,为将帅者还要给部下竖立一个可以一致敌对的目标,以此来激发麾下所有士卒的士气和仇视心理,以便于在战斗中能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。这也就是同仇敌忾最早的雏形。
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很多歌谣就会增加这方面的表述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也是一种战争策略,只要能发挥最强战斗力,有些时候,即便是虚拟一段国仇家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,至于道德,那在战争的背景下,本身就是不存在的东西。
连载写作训练营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