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大林格勒保卫战:战火中的神话传奇
1942年11月,德军东线突破了莫斯科防线,摧毁了苏联西南和南部的大部分军队。然而,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爆发使德军进攻的势头受到了严重的阻碍。这场战役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、最为持久的战争之一,也是二战中至关重要的一战。
背景
斯大林格勒城位于叶尼塞河最窄的地方,是联通南北、东西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。对于苏德双方来说,都意味着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。德国在苏联占领区设立了两个机动集团,分别向南北挺进。南方集团的目标是切断叶尼塞河,沿河攻击斯大林格勒,北方集团则计划北上攻占莫斯科。
前奏
1942年7月28日,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。数万枚炮弹瞬间炸开,烟雾和灰烬破坏了市区。苏联第62集团军在市中心建起了路障并展开了抵抗。两边的火力压制一浪高过一浪,德军强攻了两个星期,但并没有打破苏军的防线。
战役全面爆发
1942年9月13日,德军将军保罗路德施辞:“未来几天将会成为空前的战争。它们将造就出新的军事历史。在斯大林格勒,我们现在必须决心攻打那个坚如磐石的城市。我们必须获取那个城市,它成为一个壕沟。在那里,第62集团军已经变得无比顽强,苏联的名誉和拯救已经居住在那里,这些都将成为新的支配地区,只要我们坚持到底。”
战期内,双方互有胜负。苏军的士气是其它战争所没有的,他们跟着红色指挥棒,它象征着胜利,象征着斗争和极端毅力,激励他们继续奋斗。德国人也是德国人。他们对二战的开端和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失败尤为蓄恨。他们将苏军视为无信、无胆、无能,这样的态度伴随着刑讯军人、屠杀和其他的残酷行为。
苏军反击
1942年11月,苏联军队打破了德国人的围攻,苏军开始了自己的反攻。这次反攻的目标基本上是圈定在克宁。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造成了德国人的严重损失:双方总损失以一百万人计。再次号召了明确的民族情绪和不屈不挠的军队精神。
结尾
1943年2月,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全部部队被圈,纳粹德国战败的大势已经形成,苏军趁机在东线大规模反攻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被视为二战中最具代表性、最伟大的战役之一,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为激烈、最为英勇、最为牺牲的战役。这场战役虽然结局可歎,但其后果在树立苏联民众和军队的信心方面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